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!女人最大的悲劇「不是婚姻不幸」 而是五十歲後「活成3種樣子 」
在中年的時候,就準備養老金,還有居住的房子、存款。就算婚姻失敗了,生活不會有問題。
有養老的準備,就意味著女人一直有工作,經濟上是獨立的。
Advertisements
03
子女成年了,卻沒有獨立生活的本事。
俗話說:「女子本弱,為母則剛。」
女人變成了母親,養育兒女的責任就大了。
古時候,孟母三遷,造就了一個大人物——孟子。
現如今,我們如何做母親呢?不一定像孟母一樣,通過搬家來改變教育環境,但是要一直循序漸進,讓子女越來越獨立。
當我們五十歲的時候,子女也長大了。一旦子女開啟啃老的模式,母親是有責任的——溺子如害子。
《都市快報》上說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。
網友「馬庫斯說」發文稱,游泳館里,一位女性帶著幾歲的男孩來洗澡。男孩牛高馬大,和女澡堂格格不入,因此被人批評。
男孩的媽媽說:「孩子又看不懂的,就你精貴怕看。」
很多網友留言,說,家長的教育很重要,性別意識要從小開始培養。
Advertisements
非常明顯,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,如果不改正,男孩的性別觀念會有偏差。
五十歲的女人,抱怨子女如何糟糕,其實是應該怨恨自己,教育的方式,如何可怕。
孩子和母親之間,是有強大的磁場的,母親的言行舉止,深度影響孩子的讀書、工作、婚姻等。
教育家斯賓塞說:「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質為其目標。」
培養高素質的子女是母親的責任,也是母親後半生的幸福所在。
04
作家劉震雲說:「世界上所有的悲劇都經不起推敲,悲劇一推敲都是喜劇。」
若你在五十歲的時候,婚姻失敗,子女啃老,自己也不能好好養老,不要一直迷茫,從現在開始改變,也還能挽救。
首先,改變思維,不刻意去嫁給誰,但是要珍惜緣分,不拒絕再婚。半路夫妻,勝過滿堂兒女。
然後,開啟努力工作和積蓄的模式,不讓自己的晚年太窮困。
最後,不再溺愛子女,而是逼著子女去勞動,建立小家庭。
女人天生是柔軟的,但是在管好餘生的問題上,要做一個心狠的人。
永遠不要在舒適區待很久,也不要等待別人給的舒適區,要去面對生活,挑戰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