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婚剩女人數突破天際!細看「剩下來的女性」一共有這2種

在過去一個村裡,女人到了一定年紀,就會被家裡人嫁出去來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,很少有女人會剩下。

然而現代社會,自從女人也可以讀書上學,還能進入職場打拚之後,越來越多的女人選擇將不婚貫徹到底。

於是,就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現象,「剩女群體」越來越壯大。

尤其是以「文明開放」為特徵的上海,更是剩女們心儀的定居地。

根據最新的《上海人口發展報告》顯示,上海常住的未婚女性達到了209萬人,相較於十年前增長了78.3%。

Advertisements

而25-34歲年齡段的未婚率為41.2%,35-49歲則為11.6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上海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是30.2歲。

這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好奇,如此之多的「剩女」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?

有網友說,「剩女」都是眼光太挑了,誰也看不上。

也有網友說,但凡剩下來的人,多少都會有一點問題,絕對不是結婚的好人選。

那麼,剩下來的女人都是些什麼人呢?看完你就明白了。

身份認同:不願成為「傳統妻子」的女人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,現在的年輕人對傳統婚姻模式完全持反叛態度。

在過去,「賢妻良母」是個誇女人的好詞。但現在如果你用「賢惠」誇一個女人,絕大多數都會生氣地扭頭就走。

這是因為,現實告訴女人如果走上「賢妻良母」的道路,不僅要賺錢養家,還要伺候一家老小,甚至還要承受來自丈夫的暴力。

Advertisements


在某乎上,有個回答一針見血地指出,男人願意結婚,是因為覺得自己的父親過得不錯。

而女人不願意結婚,是因為心裡覺得,自己的母親過得並不好。

在心理學上,有個概念叫做「身份認同」,指的是個體對於自己所應該歸屬的群體的理解,並伴隨著心理體驗和行為模式的一種過程。

Advertisements

身份認同包含三個層面,分別是認知、情感和行為。

在過去,由於社會制度和觀念的原因,女人遵從著「在家從父,出嫁從夫,夫死從子」。

這種觀念延續至今,進化出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的觀念,即女人人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家庭,做個賢妻良母。

然而,對於現在的部分女性而言,她們並不認同傳統妻子的「身份」特徵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